熊孩子不打,上房揭瓦!尤其農村比較生產熊孩子。
第一個
我小時候,我們鎮里有兩片墳地,遠的一處在鎮南三四里地的地方。還有一個在鎮南邊,跟鎮子就一道之隔。
遠的那個,埋的都是我們鎮里的當地人,離的近的那個,埋的都是外來戶。
我們鎮里有很多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逃荒過來的山東人,他們去世之后就都埋在那個墳地。
后來殯葬改革,說是為了節約土地,縣里就讓兩個墓地集中起來,近的那個墳地就被取消了。
一般有主或者有后人在的,就選日子起墳遷墳,絕大部分都遷走了,也有極個別的幾個因為無兒無女,也沒人管他們的墳。
后來是鎮里出面,幫他們遷的墳,但是外人干這種事,都不太走心,骨頭撿的也不干凈,那幾年的時候,鎮南邊總能看到骨頭碎塊。
合并那時候我都上小學了,而且我家鄰居就是山東人,他家遷墳的時候我們還去看熱鬧了。
這個事是我小學班主任的兒子,那時候也就五六歲。他家那時候住在我家老房子的后院,算是鄰居吧。
有一天晚上,我在家里寫作業,就聽后院打的霹靂啪嚓的,還有我們女班主任和她老公的嗷嗷怒吼,還有他兒子哭喊的聲音。
那哭的叫一個撕心裂肺,而且聽動靜,好像是混合雙打。。。
我媽在家聽著就擔心,怕把孩子打壞了,再說那么小的孩子,能惹什么大事,這么往死里打。
我媽就跑去勸架,省的把孩子給打個好歹的。
不一會兒我媽就回來了,后院的動靜也沒消停。
我也是個好打聽事的人,看我媽臉色不太好,就問咋的了,咋還打呢?
結果我媽告訴我,后院那孩子白天去鎮南邊玩,撿了兩塊骨頭回來,放鍋里燉了。。。讓他爸他媽補充營養。
大家不要樂,當時的條件真的是那樣,九十年代初期,我家和后院的條件差不多,都是父母雙職工,但是也只能每星期吃一次肉,還不敢多買,只能是炒菜放幾片借個味道。
啃骨頭啥的,想都不要想,當時東北農村的窮,超出你的想象。
當時我也沒覺得什么,沒想那么多,只是知道人吃人不道德,至于什么不敬鬼神、不敬先人之類的,真的沒那么多的想法。
現在回想起來,真的挺惡心,這樣的熊孩子打死都活該。
第二個
我們鎮東邊以前有個磚廠,就是挖土燒紅磚的那種。
磚廠挖土的大坑里有黏土,我們都經常去挖,拿回家搓成球,晾干了扔火堆里燒一下,然后打彈弓用,特別的結實。
可是那個大坑非常深,得有七八米吧,夏天里面還有積水,磚廠打更的老頭兒怕我們出事,每次看到都攆我們,不讓我們下去。
可是我家那邊都是沙土地,黏土非常不好找,只能偷摸的去磚廠挖。
有一年暑假,我們又去大坑里挖黏土,那次有三個人,我和我同學,還有我同學的弟弟,叫大民和小民。
那天挖的時候,小民不知道怎么的就挖出來個人的頭蓋骨。
我膽子小,也挺反感這些東西的,就說想回家。
大民和小民卻很興奮,說是要報復一下打更老頭兒,我就獨自一個人回去了。
這倆人硬是在磚廠的一口空窯里蹲到天黑,趁著老頭兒去食堂吃飯的工夫,把頭蓋骨吊打更老頭兒值班室的門框上。
老頭兒吃完飯回來差點嚇個半死!結果這倆貨為了看老頭兒害怕的表情居然沒走,一看到老頭兒害怕,都樂出聲來了,就這么被老頭兒給抓了個現行。
那時候全鎮都沒幾個人用的起手機,磚廠值班室也沒電話,只有廠長辦公室有一部電話,而且大民家也安不起電話。
老頭兒也不顧磚廠了,蹬著車子就去大民家里告狀。
大民和小民屁顛屁顛的回家,稀里糊涂的就被一頓胖揍,差點沒被打死!
然后他倆就大病了一場,他們父母都帶他們跑到省城去看病了,都開學一個多月才回來上課的。
后來打更老頭兒也報警了,頭骨被送到市里去了,鑒定之后說不是現代人的頭骨,可能是以前有人在這里埋過人,磚廠也組織人把坑里挖了一遍,但是沒找到其他的骨頭,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第三個
這個事是關于我們鎮里一個假小子的。
她比我大三歲,我們都叫她燕子,她膽子非常大,不是一般的大,用我們東北話來說就是有點虎。
小時候都喜歡玩打仗的游戲,那時候買不起玩具,就用毛嗑桿,也就是向日葵的桿子自己做槍,然后分伙假裝打仗。
我們鎮那邊是平原,站房頂上一眼能看出去十幾里,地面連個起伏都沒有。
我們都想學著電視里挖戰壕,可是哪有那么多現成的土坑和掩體讓我們用。
最后還是燕子想出個好辦法,去南邊墳地,就是離我們比較遠的那個,那邊全都是墳包,趴在上面跟躲在戰壕里差不多。
除了我之外,所有孩子都很贊成,然后這幫人扔下我就去了。
晚上的時候,燕子父母就來我家里,問燕子咋沒回家,燕子的母親跟我父親是同事,而且平時我也總是按時回家,所以每次燕子不回家,她都先來我家問。
我就說沒跟他們一起玩兒,還說他們去墳圈子玩打仗了。
燕子母親又問了別的孩子,人家都回家了,就燕子沒回來,而且他們都說玩一半就沒見到燕子,以為燕子先回家了呢。
這下她父母可急壞了,我和姐姐留在家里看家,我父母也去幫忙找。
那時候,我們那邊有拍花子的傳聞,說是有老頭老太太手里有迷藥,看到小孩兒就往腦門上一拍,小孩就跟他們走了,當時全都特別害怕燕子被拍花子的領走。
后來燕子被找到了,下午她玩累了,居然在墳地里睡著了,而且是躺在她姥爺的墳上睡的,因為過年的時候她跟父母來給姥爺燒過紙,還記得。
那天晚上燕子就開始發高燒,還是我父親幫忙跟鄰居借的四輪車,把燕子送去縣里醫院。
治了幾天也沒見好,又送到市里,住了一個星期才好過來。
不過也留下后遺癥了,肺子燒壞了,現在燕子都快四十了,別說干活了,走路快了都連呼哧帶喘的。
前兩個故事,里面的孩子莽撞,入世未深,很天真又很邪惡,最后一個故事因為無心之失,招惹了邪病,還留有后遺癥,這個真的太可憐
小孩子不懂事。居然撿骨頭給大人燉湯,真的很可怕,不過這也不是什么,畢竟小孩子沒見識,但是不管怎么這都不對,應該給死者做個道歉,也說明了小孩子還是要從小給傳授一些基本常識的。
第一個孩子,應該是體諒家里大人難處。這孩子應該教,不能打。敢想敢做,以后有出息。第三孩子,早點找對人,應該會沒事。
第一個故事,這是年幼,不懂世事,懵懂的愛
我把第一個故事講給朋友們聽,本來想著大家都是廣東人,都說廣東人什么都吃,也沒啥。誰知他們都說惡心,不要講了,我看他們都是裝的!當中有些人還吃紫河車(不是嬰兒的,是牛等動物的),吃的時候你咋不惡心?第二個故事也寫過類似的《褻瀆先人的行為》,我的小表弟的那幫小學同學,小時候在黃埔長洲島就做過,挑著骷髏頭游街嚇人。第三個故事燕子確實可惜了,當時就要找人看。
紫河車還是一味中藥呢,古代就備受推崇。
頑皮過度,就會出差錯,小心。
我小時候也好奇,想去傳說中的亂葬崗挖死人看,結果被大人罵了。
我昨天跟長輩們講了第一個故事,長輩們說他們東北人不懂,以前有個女教師教的方法,平時買點豬骨頭,比如脊骨,腿骨等,半斤多一點就夠了,再加點其他菜,瓜,紅棗之類的蔬菜熬湯。水開了以后再煮十分鐘,就把豬骨頭撈起來,放大碗里用蓋子蓋好。剩下的湯繼續煲二十分鐘左右。這樣就有一鍋有肉味的湯了,油水也足。第二天可以繼續把昨天的骨頭熬湯,第二次熬久一點,十五分鐘就撈起來,第三次熬要二十分鐘,然后不用再留了,可以當菜吃。以前我們這里也是很窮的,平時想要有肉味,只能這樣了。東北的氣候比較冷,就算以前沒冰箱,肉骨頭也不容易變質。
小的時候家里窮,買不起化妝品,看見那些人臉上白白嫩嫩的心里羨慕極了,那時起心里就默默地發了毒誓讓所有人都能用上化妝品,現在終于實現了當初那立下的毒誓,成為了一個出色的拼多多店主!
搜向日葵護膚折扣店!
一個比一個熊、、、、、、、~!